本週微解封,天公也作美,北部早上的天氣都晴朗美麗,傍晚也時常出現漂亮的暮色,好像正在為真正解封的日子暖身。
前幾天和好友去了一趟合法開放的草嶺古道,大清早4:30就從台北出發,近兩個小時才到登山口,搞到好7:00準時起登,享受著包場無人山林的美好。事實上,再熱門的步道,只要你挑奇怪的時間去,依然有包場的機會,畢竟沒幾個人會瘋到平日4:30從台北出發去東北角。
久違的自然、久違的戶外運動,除了口罩以外一切都是那麼讓人神清氣爽。早上的溫度和古道埡口吹拂不斷的海風,讓這最高海拔不過343公尺的郊山古徑在離開悶熱的溪谷後變得宜人舒適;而埡口那壯闊的海景,彌補了我去年至此只有大霧的遺憾,龜山島近在眼前,下方大里的火車喀隆喀隆的響著,右方海平面上的白色,是正要開始運轉的蘭陽平原。而極目之處,則是巍峨的中央山脈,太陽加熱著樹海,雲霧漸漸在山間累積;海拔3742公尺的南湖大山矗立在80公里外的畫面最右上角,統領著一眾衛星山峰,儼然帝王之山的氣勢,無愧於人們給他的封號。
我的思緒飄了過去,想到涼爽的圈谷底,南湖柳葉菜正盛開著,這場意外的大疫,讓他們今年繁殖期幸運躲過了大量違規入山者帳篷的無情碾壓,終於可以好好在他們的故鄉傳宗接代。疫情過後,因為國家公園的制度改革仍未見效,管理能量尚難以阻止大量無視總量管制的偷跑者入山,保七也已疲於奔命,希望能早日建立南湖登山口管制站、聘請專業山屋管理員常駐,我們才能永遠享受南湖圈谷的美好,也保障了這美麗的台灣特有冰河孑遺植物的未來。
回到海風吹拂的草嶺埡口,這條雪山山脈極東北的尾稜,分開了新北與宜蘭,自古以來被數條淡蘭百年山徑橫越,稜頂擁有極具特色的山海大景、更是鳥瞰龜山島第一排,卻也時常被東北角的惡劣天氣圍繞,是個令人又愛又怕的多變郊山。希望下一次走訪,依然能從這裡看見那座美麗的帝王之山,感受這個足以代表台灣,集山、海與人文於一框的壯闊大景。
---
戶外透氣之餘,口罩不離口鼻、保持社交距離、不打擾在地居民、避開人多的區域或時間,一起努力迎來真正的清零吧~對了,台灣的郊山有個特色,那就是許多登山口會經過私人土地,目前都採取動態調整,很可能昨天開放,今天封山;所以在微解封期間想到戶外透氣的朋友,不妨在前一天上班時間致電步道管理單位或當地里長,才不會到現場才看見封鎖線,最後鎩羽而歸喔!
---
*7/15更新的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開放型步道及戶外據點清單:南雅奇岩、鼻頭角步道、龍洞灣岬步道、草嶺古道(貢寮至大里段)、遠望坑親水公園、北關海潮公園等據點。